當孩子的行為引起你的注意時,你會怎麼解讀? 延續〈行為不等於標籤〉的觀點,許多父母不自覺地將行為與標籤聯繫起來,例如:打斷別人在做的事=沒禮貌。但其實,行為和標籤應該分開,行為只是行為。聚焦於事實,你會發現,與孩子的溝通可以更有效、更有建設性。
標籤
行為
-
-
行為不應該代表你是誰,而是幫助事情發生的方式。 當行為被貼上負面評價的標籤,做起事情來會變得窒礙難行。常見的例子像是:打斷別人正在做的事,等於沒禮貌。依照這個邏輯,要成為有禮貌的人,就不能打斷別人正在做的事;然而,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有禮貌的,這種想法使行為變得小心翼翼,甚至在執行界限時多了一層心理障礙。
-
小時候常因為做不對的事情,或者是大人不喜歡的事情,就被打、被罵、被處罰。回想起來的感覺就是,自己不管怎樣做都錯。 當了媽媽後,看到這些情景,我也勃然大怒過: 孩子打開瓶蓋,飲料灑了滿地; 孩子為了拿到東西,撞倒了人; 孩子想要別人正在玩的玩具,就直接拿走。
-
情緒需要的是讓它流動,而不是控制它,不是叫孩子要冷靜下來。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,大人的直覺就是要他冷靜下來。因為從小我們被教導不能亂發脾氣,這樣才乖~但,要一個氣在上頭的人冷靜常常沒用,不管是對大人或小孩都是。情緒和行為,其實是兩碼子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