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帶孩子像打怪,幾個孩子就要變出幾種方法。」這句話是不是戳中了你的心? 我曾經也這樣以為: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方法來應對。結果一個孩子要這個,另一個要那個,我總在糾結:到底該先做哪個?如果沒滿足所有人,是不是就不公平?
Language Of Listening
-
-
在教養中,我們常不自覺地希望孩子以某些行為來展現特質,例如說「你好」表現禮貌、不跌倒證明小心。然而,這些期待的背後,或許更多是出於大人的需求,而非孩子的真實需要。 孩子的存在並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期待,他們的價值源於自身的特質與能力,而非是否符合我們的標準。
-
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情緒的重要性,也希望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和表達情緒。在教孩子的同時,大人自己也需要一起學習和成長,才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健康地管理情緒。但面對孩子的生氣,我們常常感到困惑:要讓他抒發情緒,卻不知道怎麼接住;更可能因為影響到自己,而不知如何應對。
-
當孩子情緒上來時,大人的第一反應常常是說:『沒關係。』 『沒關係啦~倒了就再蓋就好啦!』『沒關係啦~他不是故意要撞到你。』『沒關係,讓他玩一下。』『沒關係,還可以再試一次!』
-
在圖書館偶然看到這本書《Mrs. Gorski, I Think I Have the Wiggle Fidgets》,吸引了我的目光。 這本書描述名叫 David 的男孩,他在學校坐不住,腦中總有許多創意點子,偶爾也因此製造了一些小意外。老師 Mrs. Gorski 認為他在課堂上無法專注,影響到了班級。但故事從 David 的角度出發,讓人看見他的努力與掙扎:他也想讓爸媽和老師為他感到驕傲,並為此設計了一套幫助自己專注的方法。
-
每個人的成長背景都不同,就算是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兄弟姊妹,仍然會有各自的觀點和理念。 尤其是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父母,觀念上的差異更是無可避免,這也成了教養不同調的起點。 其實,教養不同調並不僅限於父母之間,與其他親戚、老師或照顧孩子的外人,也可能出現理念不一致的情況。這種情況往往讓父母感到困惑:我們該怎麼找到共同點?
-
我的三個孩子,三種腦袋,三種意見。 不難想像,當三個各自堅持己見時,就像開著一台車,卻有三個方向盤:一個要往東,另一個要往西,而第三個要嘛往北,要嘛乾脆停下來不動。結果呢?吵吵鬧鬧,紛爭不斷。 這樣的場景,不僅是我們家,幾乎每個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都會碰上。
-
小時候常因為做不對的事情,或者是大人不喜歡的事情,就被打、被罵、被處罰。回想起來的感覺就是,自己不管怎樣做都錯。 當了媽媽後,看到這些情景,我也勃然大怒過: 孩子打開瓶蓋,飲料灑了滿地; 孩子為了拿到東西,撞倒了人; 孩子想要別人正在玩的玩具,就直接拿走。
-
親子雙方想要的不同,該怎麼解?這是長久以來難解的課題。 父母最常問的問題就是孩子講不聽。其實,父母無不希望孩子能配合,事情就可以順利了。 換到孩子的角度。孩子也有孩子想要做的,他們也希望大人可以配合。
-
身為父母,看到孩子有著傷心、難過、生氣、失望、挫折這些大情緒時候,也都不好受。我們都知道情緒遲早會過去。孩子也都知道,也想脫離這些大情緒。他們不需要有人提醒他們:沒事沒事、有什麼生氣的、別哭、不用害怕。孩子需要的是知道:自己有能力去感受所有的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