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情緒的重要性,也希望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和表達情緒。在教孩子的同時,大人自己也需要一起學習和成長,才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健康地管理情緒。但面對孩子的生氣,我們常常感到困惑:要讓他抒發情緒,卻不知道怎麼接住;更可能因為影響到自己,而不知如何應對。
說你所見
-
-
在圖書館偶然看到這本書《Mrs. Gorski, I Think I Have the Wiggle Fidgets》,吸引了我的目光。 這本書描述名叫 David 的男孩,他在學校坐不住,腦中總有許多創意點子,偶爾也因此製造了一些小意外。老師 Mrs. Gorski 認為他在課堂上無法專注,影響到了班級。但故事從 David 的角度出發,讓人看見他的努力與掙扎:他也想讓爸媽和老師為他感到驕傲,並為此設計了一套幫助自己專注的方法。
-
每個人的成長背景都不同,就算是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兄弟姊妹,仍然會有各自的觀點和理念。 尤其是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父母,觀念上的差異更是無可避免,這也成了教養不同調的起點。 其實,教養不同調並不僅限於父母之間,與其他親戚、老師或照顧孩子的外人,也可能出現理念不一致的情況。這種情況往往讓父母感到困惑:我們該怎麼找到共同點?
-
我的三個孩子,三種腦袋,三種意見。 不難想像,當三個各自堅持己見時,就像開著一台車,卻有三個方向盤:一個要往東,另一個要往西,而第三個要嘛往北,要嘛乾脆停下來不動。結果呢?吵吵鬧鬧,紛爭不斷。 這樣的場景,不僅是我們家,幾乎每個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都會碰上。
-
情緒需要的是讓它流動,而不是控制它,不是叫孩子要冷靜下來。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,大人的直覺就是要他冷靜下來。因為從小我們被教導不能亂發脾氣,這樣才乖~但,要一個氣在上頭的人冷靜常常沒用,不管是對大人或小孩都是。情緒和行為,其實是兩碼子的事。
-
你越在意某件事,它就越容易綁架你的情緒,然後影響你對孩子的態度和行為。
-
兩歲半的 Mr. C 常在半夜哭醒的時候,有一下要,一下不要的行為出現。睡夢中被吵醒的我,自然也想讓事件快快結束,早點回去睡覺。他要水,我馬上遞到他面前,然後,他馬上說不要水;他要衛生紙,我又馬上送來,然後,又馬上說不要衛生紙。 我以為,我只要滿足他說出口的,就能夠馬上解決問題了!然而,事情不是那麼簡單。 有時候,孩子一下要這個,給他,又馬上不要。你想要的就是幫助他,讓他感覺好一點。所以,他說的,你就盡量做,偏偏做了,又不是他要的。他一定要相反的!!你怎樣做都錯,不生氣很難。
-
有一段時間,孩子在餐桌上打翻牛奶,我會有很大的反應,很生氣、很沒耐性。但事後又覺得愧疚、後悔,為什麼要為打翻牛奶而生氣?就牛奶而已,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! 事發時所引起的情緒,對我來說是個解不開的謎團。就和千千萬萬個媽媽們一樣,希望自己有好脾氣、有耐心,當個好媽媽,期望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一樣乖、一樣好帶。為了督促自己當個好媽媽,在生氣的當下,我總是假想有別人在質問自己:「你幹麻那麼生氣?」變成我把氣往肚裡吞,忍住、憋著,最後依然忍不住爆炸!不然就是直接防衛起來:「為什麼我不能生氣?」然後變得更加生氣。 直到使用了甜甜圈經驗法則,那個謎團終於解開了,事情才有所改變。
-
「如何控制情緒」,或更精準的來說,「怎樣不生氣」是很多爸媽的困擾。 即使早就知道,孩子到了一個年紀,會有一些討人厭的行為出現;即使跟自己說了千萬遍不要生氣,不要和以前的長輩一樣;即使閱覽過無數教養、心理學的書籍、文章;即使很用力地擠出所有的耐心;遇到某些情境,或到了某個點,心中總會有一把火油然升起,任理智如何要你冷靜下來,這把火就是無法熄滅。
-
前一個學年,開始了規律地接送孩子上下課的生活。我原先想的很簡單:起床、換衣服、吃飯、刷牙、穿襪子、整理書包、出門。但做起來,完全不容易! 我一直、一直催促他們起床換衣服,怎麼叫都叫不動,不是在床上玩,就是彼此打來鬧去,分不開。到了吃早餐的時候,又想去看書;一邊吃早餐、一邊玩;該出門的時間到了,卻還在餐桌上悠哉地吃。什麼事都慢~慢~來~或是「我不要!」眼看著要遲到了,孩子才開始著急,哇哇哇地不想遲到。 每天搞得我火氣全上來!我都納悶,到底是我要上學,還是他們要上學?然後就氣完一學年了… 這個學年時,決定好好改變,讓準備上學的早上不再混亂,而是變成我想要的樣子!
- 1
-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