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如何控制情緒」,或更精準的來說,「怎樣不生氣」是很多爸媽的困擾。
即使早就知道,孩子到了一個年紀,會有一些討人厭的行為出現;
即使跟自己說了千萬遍不要生氣,不要和以前的長輩一樣;
即使閱覽過無數教養、心理學的書籍、文章;
即使很用力地擠出所有的耐心;
遇到某些情境,或到了某個點,心中總會有一把火油然升起,任理智如何要你冷靜下來,這把火就是無法熄滅。
你真的很不想生氣,更不想對孩子生氣。
你知道對孩子發脾氣,後遺症會更難處理。
你很用心去找解方,想學會哪個情境該怎麼做才對。
你不斷地督促自己,對孩子要更有耐心才行。
你也厭倦在孩子睡後,強烈的愧疚感迎面而來。
你想要的是跟孩子有親密的關係,而不是對立的關係。
你會有強烈的情緒反應,不是因為你眼前正在發生的事,而是你的想法。這也是愧疚的來源,因為,其實事件本身不足以讓你大發雷霆。
- 當你要孩子去洗澡,他卻一直看書,被書黏著,一動也不動。
→ 你或許會覺得他說也說不聽、唱反調,甚至你不重要,你當然會生氣。 - 當你在線上開會或講電話,孩子黏著你,一直跟你講話。
→ 你或許會覺得他故意打擾你,你當然會生氣。 - 當孩子在輸掉遊戲後,大哭大鬧。
→ 你或許會覺得他輸不起、亂發脾氣,你當然會生氣。 - 當孩子抱怨餐桌上沒有他想要吃的食物。
→ 你或許會覺得他在嫌棄你煮的食物,你當然會生氣。 - 當孩子不分享玩具給朋友。
→ 你或許會覺得孩子很自私,你當然會生氣。
除了你自己生氣,孩子或許也因為你的想法,而感覺被誤會,導致兩敗俱傷。
孩子的世界是當下,大人的世界涵蓋了較多的過去、未來,當下的成分相對少很多。
我們過去的經驗,將這些行為與負面的想法結合在一起,我們當然不希望孩子是這樣的人,當然也會害怕孩子成為這樣的人,所以內心警鈴大作而生氣,想要馬上停止這些不喜歡的行為。
但,如果你看到的是…
- 孩子很想要完成一件事呢?你大概會喜歡孩子把事情完成吧!
- 孩子很怕失去與你的連結呢?你大概會喜歡和孩子有緊密的連結吧!
- 孩子十分在意這個遊戲,很想要贏呢?你大概會喜歡孩子追求勝利吧!
- 孩子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呢?你大概會喜歡孩子了解自己的喜好吧!
- 孩子正在保護自己的東西、尊重自己的意願呢?你大概會喜歡孩子有能力這樣做吧!
當你看到你喜歡的特質,自然就比較不會動怒,更能冷靜地陪伴孩子,引導他控制行為不越界。
你可以這樣換個角度看事件
Language of Listening® 第一步的說你所見(Say What You See),幫你把焦點從過去、未來,拉回當下,與孩子搭起連結的橋樑。因為,說你所見就是要說出眼前發生的事物(不是你腦中所想的),這剛好也是孩子所看見、所感受到的世界。看見孩子所看見的世界,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,代表你和孩子是站在同一陣線的,但不代表你同意他的做法。
為什麼一個好孩子會這樣做?
你也可以試著回答這個問題:「為什麼一個好孩子會這樣做?」(Why would a great kid do this?)這個問題先幫你把孩子歸類在好孩子,從好孩子的角度出發,仔細看看孩子到底為什麼做出這個行為,他的需求是什麼。所有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都是好的,而行為本身未必是好的。
很多時候,當孩子感覺到被理解後,便會自己調整行為了。孩子其實都知道哪些是好或不好的行為,哪些事是該做的。
- 情境:孩子看書,不想洗澡
說你所見:「你很專注在這本書上,很想要看完這本書。」 - 情境:孩子一直想跟在開會的你說話
說你所見:「看起來你有很重要的事要告訴我,而且想要我現在停下來聽你說話。」 - 情境:孩子在輸掉遊戲後,大吵大鬧
說你所見:「遊戲輸了,你很沮喪,你非常想贏這場遊戲!」 - 情境:孩子抱怨餐桌上沒有想吃的東西
說你所見:「餐桌上沒有你想要吃的東西,你希望晚餐會有你喜歡的食物。」 - 情境:孩子不分享玩具
說你所見:「你不太想要把玩具給他。看起來,你還想要這個玩具,所以拿得緊緊的,不想被拿走。」
引導孩子在界線內滿足他的需求
下一步是引導孩子。經由說你所見,發現、理解孩子想要滿足的需求之後,就可以開始腦力激盪,一同解決問題:滿足孩子的需求,而且行為又可以在界線內的方法。最後,記得點出你所看到孩子好的部分。常常孩子因為不好的行為,會直接將自己和不好畫上等號。那些好的部分,都會是你喜歡你的孩子所擁有的強項(STRENGTHs),像是:喜歡完成事情、有緊密的連結、追求勝利、了解自己的喜好等等。
轉換你的想法,不代表改變你的喜好,對於孩子的行為,你的喜好,依然取決於你的心。使用 Language of Listening 的模式幫助你看到不同的角度。面對孩子的行為,你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作出回應(respond),而不是反應(react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