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
先說結論,不是孩子「讓」你生氣,而是你的決定影響了你的感受。情緒與行為並非他人所能「讓」你感覺或做出。你的行為來自於你的決定,情緒源自於你內心的反應,無法由任何人左右。
父母的選擇:為什麼你會妥協?
當孩子提出他們的需求時,父母有時會感到自己「非做不可」,就像被孩子拿著槍威脅一般。實際上,當你願意開心去滿足孩子的需求,是因為你內心認同、你想要這麼做、你覺得是可以的,所以你決定去做。然而,當你不想做或無法做到,卻還是決定去做時,就需要深思背後可能的原因:
- 因為害怕孩子鬧情緒,所以要自己為孩子的情緒負責;
- 擔心自己不滿足孩子的需求,就不是「好父母」。
這樣的選擇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感受,把重心放在避免孩子不開心的情緒上。久而久之,內心會累積抗拒,最終可能在壓力下爆發。當結果不如預期時,你可能會將情緒怪罪於孩子:「因為你要我做,結果又不滿意,才害我生氣。」
回過頭來看,是你決定要為孩子而做。只是過程中,你可能忽視了自己的內心聲音,導致內心無法平衡,轉化成怒氣和爆炸。
你可能也有興趣的文章...
為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負責
父母的情緒與行為,無法歸咎於孩子或他人。
當你為自己的決定負責,就能重新掌控自己的感受與行為,避免被情緒綁架,親子關係也會更加和諧。下一次,當孩子提出需求時,試著停下來問問自己:
- 這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事嗎?
- 我的決定是否考慮了自己的感受與界限?
每一次的反思,都會增添更多「自己」的元素。當你更清楚自己的感受與選擇,你的行為會變得更真實、更符合內心。這不僅能讓你自在地與孩子互動,也能讓孩子感受到你內心的穩定與真誠,為親子關係注入更多理解與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