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為不應該代表你是誰,而是幫助事情發生的方式。
當行為被貼上負面評價的標籤,做起事情來會變得窒礙難行。常見的例子像是:打斷別人正在做的事,等於沒禮貌。依照這個邏輯,要成為有禮貌的人,就不能打斷別人正在做的事;然而,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有禮貌的,這種想法使行為變得小心翼翼,甚至在執行界限時多了一層心理障礙。
標籤如何束縛行為?
假設有這樣一個情境:孩子玩得正開心,而時間到了,必須停下來進行下一件事…
如果你直接介入孩子的玩耍,你可能覺得自己成了沒禮貌的人。於是,你選擇好聲好氣地三催四請,希望他能主動停下來,這樣,你就不會成為沒禮貌的人了。可是,如果他依然不肯停下來,到最後你不得不強行介入,「害」你成為沒禮貌的人,你當然會生氣,因為都是孩子害的!
又或者,為了避免被貼上「沒禮貌」的標籤,你選擇一再讓步,任由孩子繼續玩耍。然而,隨著時間壓力的增加,你最終還是因為無法掌控局面而情緒爆發。
無論採取哪種方式,結果往往都不是你想要的樣子。更糟的是,你可不可以成為一個有禮貌的人,竟然不在你自己的掌控之中,而是取決於別人的反應。這種無力感和內在矛盾,很容易成為怒氣的根源。
行為無需標籤:它只是幫助事情發生
有沒有可能,我們重新看待行為?
當行為不再承載標籤,它就只是單純的行動,用來讓事情發生的工具。界限本身是一個中立的事實,該發生的事情就需要發生。
以剛剛的例子來說,「時間到了,需要做下一件事」就是一個界限,而原本在做的活動需要停止。執行界限的方法也有很多種:孩子可以自己停下來,也可能需要你幫助他停下來。無論使用哪種方法,目的都只是讓界限發生,而行為只是達成這個目的的工具,並不需要承載任何評價或標籤。
界限就像發車時間:行為是順利啟動的方式
就和火車一樣,發車時間到了,就會關門出發。關門這個動作,既不會因為旅客遲到而改變,也不會因其他人的情緒波動而有所延誤。發車時間是界限,關門的動作則是幫助火車發車的一個行為。
同樣地,生活中的行為也應該如此,它只是幫助界限落實的方式,而不是代表我們是什麼樣的人。
回歸行為的本質
當行為不再與標籤掛鉤時,我們可以更自由地選擇合適的方式來執行界限。行為不應該代表你是什麼樣的人,而單純是一個讓事情發生的工具而已。拋開標籤的束縛,不僅能減少情緒內耗,還能讓我們更果斷地採取適合的行動,使親子之間的互動更有彈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