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孩子的行為引起你的注意時,你會怎麼解讀?
延續〈行為不等於標籤〉的觀點,許多父母不自覺地將行為與標籤聯繫起來,例如:打斷別人在做的事=沒禮貌。但其實,行為和標籤應該分開,行為只是行為。聚焦於事實,你會發現,與孩子的溝通可以更有效、更有建設性。
標籤帶來什麼影響?
當你對孩子的行為貼上標籤時,孩子的反抗很可能是因為那個標籤。
繼續前一篇的例子:「打斷別人在做的事 = 沒禮貌。」孩子也想當個有禮貌的人,但如果他的行為被解讀為「沒禮貌」,他的防衛系統會啟動,因為他感覺自己被誤解、被否定了。
❗ 「沒禮貌」是你對行為的解讀,不代表孩子的本意。
解決方法:說你所見,讓行為回到事實
Language of Listening® 提供的解決方式是:說你所見,描述眼前發生的事實,而非評價。
情境例子
當你在廚房煮飯的時候,孩子拉著你去客廳看他的作品,你可以這樣說:
『我正在煮飯,你想要拉我去看你的作品,這件事對你來說很重要。』
✔ 事實是什麼?
- 你在煮飯。
- 孩子想要你去看他的作品。
- 兩件事或行為同時發生,與「有沒有禮貌」無關。
說你所見能幫助你聚焦當下,減少情緒化和貼標籤,為解決問題創造空間。
行為與界限:規範更簡單
當行為只是行為時,你要規範的可以更簡單:可以做和不可以做。
界限的依據:
- 外界的法條或規定。
- 你個人的界限,也就是你的喜好。
對於孩子的行為,你可以根據這些界限進一步引導他。
如何引導孩子?
🟡 如果行為是你喜歡的,點出內在力量:
『看起來,你很喜歡你的作品,所以想要我馬上去看。』
➡️ 理解孩子的本意:孩子喜歡自己的作品、想要馬上和你分享,反映了他的熱情和自信,這都屬於他的內在力量。
🟡 如果行為是你不喜歡的,提供可行方案:
『你想要我去看你的作品,我現在需要在這裡煮飯。Hmm… 一定有什麼你或我們能做的。』
➡️ 幫助孩子覺察現實狀況的界限,並引導他一起找到解決辦法。
標籤不需要存在,解決辦法才是重點
當你專注於行為的本質,而非貼標籤時,解決問題的過程會變得更加自然順暢。孩子也能從中學習如何面對界限,並找到積極的應對方法。
支持孩子與自我成長
Language of Listening®的方法可以幫助你:
- 聚焦於眼前的事實,避免貼標籤。
- 發掘孩子的內在力量,支持他建立自信。
- 幫助孩子覺察界限,學習解決問題。
當行為只是行為時,你與孩子都能更輕鬆地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