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不用降低對孩子的期待

by Chia

支持孩子,而不妥協期待

當孩子無法達到你的期待時,你是否曾糾結:「要不要降低標準,孩子就不會失敗,而且可以輕鬆些?」期待太高,怕挫敗孩子;期待太低,又覺得辜負他的潛力。

其實,你不用在期待和支持之間選邊站,因為它們可以同時存在。標準代表了你對孩子的希望與相信,並且是能幫助孩子成長的動力。你不需要因為暫時的落差而動搖,因為那份期待是值得堅持的。孩子真正需要的,不是降低期待,而是支持他一步步接近目標。

試想孩子學走路的過程:大人期待孩子能走路,也相信孩子可以做到。即使孩子多次跌倒,你也不會因此放棄這個期待。每一次跌倒都是因為孩子也在努力嘗試、想要走路。期待,或者說標準,定在那裡,是你想要的,而且是對孩子有幫助的。對孩子有益的,孩子也會想要達到。

那個期待,你不會想要因人而異。既然那就是你想要的樣子,為何不能堅持擁有呢?

跌倒是努力的證明

孩子學走路時的跌倒,並不是失敗,而是他努力的證明。同樣地,當孩子坐下休息,或選擇回到爬的狀態,也不代表他不想要走路,而是他在調整步伐、積蓄力量,再次嘗試。你不會因為這些行為而懷疑他的渴望,反而會更堅信他的目標,並願意一直支持他。這樣的信任與期待,正是幫助孩子成長的關鍵。

看到孩子已經做到的部分

無論孩子的目標是什麼,當他完成了哪怕 1%,那 1% 就像他學走路時成功邁出的第一步。這一小步本身就是他想要達成的證明,而不是偶然的結果。家長的角色,是看見並支持這些小小的努力,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。

支持孩子的具體方法

期待不需要降低,而是轉化為支持,讓孩子一步步邁向目標:

說你所見:幫助孩子明確情緒與事實的連結,讓他覺得被理解。例如:

👉 孩子堆疊積木時,試了好幾次都疊不好,一直倒掉,孩子生氣、大叫:「我不要玩了!」你可以說:「你真的很生氣,積木現在的樣子完全不是你想要的樣子!」

看到他已做到的部分,他想要的:將注意力聚焦在努力、進步、已經成功做到的部分。例如:

👉「你剛剛試著把那個積木放上去,你試了好多好多次,代表你很有耐心。每次都倒掉真的很討厭,所以你很生氣。你真的很想要,也知道一定可以疊成你想要的樣子,所以你待在這裡,你喜歡挑戰。」

探索可行方案:把問題丟給孩子,因為只有孩子知道自己想要怎麼做,引導孩子思考解決方法,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例如:

👉「你想要把這個積木放到這個積木上,一定有什麼你能做的。」請你幫忙、一起完成、換個方式、下次再蓋都可以是解方。

最後,解方有了,事情達成了,可以再補上你看到的內在力量:「你想到請我幫忙這個方法。我們一起把積木疊成你要的樣子了。遇到困難,你有能力去克服它!」

期待與支持並行

期待和支持並不是對立的,而是可以並行的力量。當你相信孩子,孩子的努力,就是他想要做到的證明,你不需要降低標準。因為孩子的每一次嘗試、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進步,都在向目標邁進。跌倒不是失敗,坐下或暫時回到熟悉的方式,也不意味著放棄,而是過程的一部分。

真正的陪伴,是相信孩子內在的力量,並支持他克服困難。孩子的每一步努力,都是通往成功的信號。當你選擇堅守期待並提供支持,你幫助孩子看到: 「我可以做到!

期待不需要妥協,因為孩子的每一步努力都是通往目標的信號。支持孩子,就是幫助他相信自己能做到。

你也許會想看這些文章

請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