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都多大了,怎麼還…」

by Chia

平衡他人的關心,堅持自己的選擇

八歲多的 Mr. B 依然很喜歡被抱著,而我也很享受抱他。我還抱得動,我也喜歡抱我的孩子們。他們喜歡給我抱,何樂而不為?但偶爾會聽到這樣的聲音:「你都多大了,怎麼還給媽媽抱著?」

「你都多大了?」背後的用意

老實說,說出這句話的人,通常是出於關心。他們擔心我們會累,也希望孩子能更獨立。

對他們來說,這一刻的抱著可能等同於永久的依賴,覺得孩子會因此永遠學不會照顧自己。這是他們的標準,也是他們看事情的角度。而這個標準,或許來自他們自己的成長經驗——因為「大家都這樣說」。同時,他們的擔憂裡,可能還有一些投射

  • 擔心你不會為自己設好界限,累了卻不讓孩子下來。
  • 或擔心孩子因此學不會尊重你的需要和辛勞。

為什麼這句話讓我不舒服?

當別人說「孩子這麼大還需要抱嗎?」時,也許我們會覺得被干涉了。我喜歡別人的關心,但這樣的說法不是我喜歡的。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否定了我的選擇,這讓我感到不舒服。

其實,我抱孩子,是因為我真心想這樣做。這是我表達愛的方式,是我想珍惜的親密時刻。而這句話讓我感覺,他的話和我的想法產生了衝突

透過「說你所見」找到平衡

Language of Listening® 的「說你所見」是一個有力的工具,幫助我們釐清自己的感受,也幫助我們平衡自己與他人的看法。

① 聆聽自己:你內心的聲音是什麼?

💡 理解自己的感受,試著用第二人稱和自己對話,拉開一點距離,就像在聽別人對你說話一樣。

你可以這樣對自己說:

👉 『這句話讓你覺得不舒服。你喜歡別人的關心。但他說你不應該這樣,你覺得不喜歡。而且你喜歡抱你自己的孩子,你很開心你還抱得動。』

② 反射對方的話,守住自己的立場

💡 把自己當成一面鏡子,冷靜地反射對方的話。因為有時候,對方只是希望被聽見、被理解:

當對方說:「孩子這麼大了,怎麼還要抱?」

你可以這樣回應:

👉 『你覺得他已經夠大了,不需要被抱了。你還擔心我太累了。』

如果需要,再補充你的立場:

👉 『我喜歡抱他,趁我還抱得動的時候,我想多抱抱他。我會注意自己的能力。』

透過這樣的對話,讓他知道你接收到他想表達的同時,也守護了自己的選擇。

聆聽自己,做出自己的選擇

你需要的是:相信自己的感覺。你的孩子、你的選擇、你的愛,只要是你真心喜歡並覺得適合的方式,就值得被尊重。用「說你所見」的方式,不僅能幫助你釐清自己的感受,還能冷靜地處理他人的關心。

🌟 你有權力選擇你喜歡的方式,去愛你的孩子。 🌟

你也許會想看這些文章

請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