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
我的三個孩子,三種腦袋,三種意見。
不難想像,當三個各自堅持己見時,就像開著一台車,卻有三個方向盤:一個要往東,另一個要往西,而第三個要嘛往北,要嘛乾脆停下來不動。結果呢?吵吵鬧鬧,紛爭不斷。
這樣的場景,不僅是我們家,幾乎每個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都會碰上。
小時候的我也不遑多讓
回想我的童年,和姊姊的爭吵畫面依然歷歷在目。我們不只吵嘴,還會打架,甚至拿傢伙爭個高下。
這時候,家長通常會這樣說:
- 「你讓一下會怎樣嗎?」(但我就是不想!)
- 「他不是故意的啊。」(那又怎樣?)
- 「你幹嘛這麼計較?」(我才沒計較,是事實!)
當爭吵升級,雙方都不願讓步時,大人的解法往往是一聲令下:「你們都不要玩了!」
結果呢?兩個人一起挨罵、挨打,問題卻沒解決,反而更挫折。
在大人眼中,這些紛爭似乎不足為道,但對我們來說,每一場爭執都很重要。因為我們不只是為了「眼前的小事」爭,而是為了過去累積的不公平感受。
孩子爭吵背後:尋求公平的心聲
每次的手足爭吵,看起來只是為了玩具、順序,或誰的聲音更大。實際上,他們爭的,是內心想要的平衡,是過去那些覺得自己被忽略或不被尊重的委屈。
換句話說,孩子在爭吵中,正在試圖為過去找回一點「公道」。
Language of Listening®:用調解取代仲裁
傳統教養中,大人通常扮演仲裁者的角色。可惜的是,仲裁解決不了根本問題。大人可能選邊站、判定誰對誰錯,甚至直接阻斷爭吵,但結果往往是短暫的平靜,孩子內心的不滿卻沒有消失,還可能在下一次爆發得更激烈。
在 Language of Listening® 的理念中,調解是一種更有效的方式。透過調解,我們可以:
- 不選邊站:理解孩子的立場,而不是去判斷誰對誰錯。
- 不必裁決:每個人都有自己的「對」,孩子的感受都值得被重視。
- 讓孩子找到答案:大人的任務是引導,而非解決。
- 尊重彼此的需求:孩子不需要說服對方誰更有理,因為每個人的需求都很重要。
如何用調解化解手足衝突?
以下是調解的 6 個步驟:
- 先隔開孩子,保持冷靜
當衝突升級,先把孩子分開,避免進一步的爭執,並確保溝通時彼此尊重。 - 和平是常態,衝突是暫時的
告訴孩子:『你們平時相處得很好,很愛彼此,現在可能出了一點問題。』讓他們回到彼此相愛、和平相處的信念。 - 傾聽,發掘故事背後的原因
使用說你所見,由好奇心去探索:「一個好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?」讓孩子完整地說出自己的故事、自己的想法。 - 讓需求浮現,找到雙贏的辦法
『你想要這樣,你想要那樣,一定有什麼你們可以做的。』各自想要的都很重要,而且絕對有解方,實現各自的想要,製造出雙贏。 - 肯定他們的內在力量
點出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的能力,和調解過程中展現出的內在力量。 - 隨時點出他們的強項
當衝突解決後,或下次看到他們和平相處時,用說你所見的方式,給予他們證明:這才是平時的他們,都是大家喜歡的樣子。
手足衝突,其實是契機
每次的爭吵,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。通過調解,孩子可以學會:
- 自己有能力處理衝突,不需要逃避;
- 一定有雙贏的辦法,而不是非輸即贏;
- 如何傾聽別人的想法,了解彼此的需求。
最重要的是,透過這些小小的衝突,孩子不僅解決了眼前的問題,還能與手足建立更深的連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