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雙方想要的不同,該怎麼解?這是長久以來難解的課題。
父母最常問的問題就是孩子講不聽。其實,父母無不希望孩子能配合,事情就可以順利了。
換到孩子的角度。孩子也有孩子想要做的,他們也希望大人可以配合。
雙方意見不合時,往往不是僵在那裡,避而不談,就是大人說了算。因為大人年紀大、體型大、經驗多。孩子抗議的話,大人只會更用力地打壓。「你就是做就對了!」、「沒有『不要』。」、「不可以『不要』。」看似大人贏了,實際上兩敗俱傷。
因為看不到解決問題的希望,所以害怕自已想要的達不到,所以否定孩子的想要。也因為看不到解決問題的希望,所以害怕衝突、意見不合。
雙贏,是雙方都贏。
不是只有一方贏、另一方輸,更不是兩敗俱傷。親子雙贏的秘訣在於「而且…也…/然後」(AND)。因為,雙方想要的都很重要!「而且…也…/然後」代表雙方想要的都必須考慮到。從雙方對立、對抗、只能選一個,轉為共同合作,互相幫助找到最佳解方,創造雙贏。
舉例來說:
- 「你還想要玩,而且回家時間也到了。」→ 再玩一樣、明天再來…
- 「作業要做完,而且你也想要看電視。」→ 做五分鐘作業看五分鐘電視、先寫作業再看電視…
- 「你不想要收拾,然後玩具要放回去。」→ 請別人幫忙收、五分鐘後收…
- 「你想要穿短袖,然後天氣變冷了。」→ 長袖套在短袖外、在室內穿短袖…
孩子的創意無止盡,邀請孩子一起解決問題,還會大大增加孩子的配合度。
? 解決問題的希望一直都在:解方其實有無限個,而且絕對存在。
? 孩子和大人的想要同樣重要。
? 既然一定有解,那就不需要害怕衝突、意見不合了!
每個想要一定都有辦法達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