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上學時孩子緊抱著你,邊哭邊叫著:「我不要上學」、「我要回家」、「你不要上班」,進校門時總是哭成淚人兒。不論你怎麼誘惑他,學校多好玩,他昨天和朋友玩得多開心,放學後帶你去吃冰,哭聲還是不減,有時還越哭越大聲。然而,放學後,孩子卻很開心,興奮地跟你分享在學校的事,老師也驗證他在學校過得很好,甚至叫你別擔心,他進學校就沒事了。想必你很疑惑,孩子明明早上哭得那麼慘,不願去上學,結果卻那麼喜歡上學,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是孩子故意哭鬧給你看?來亂的?
這樣的場景,你大概不陌生,這是分離焦慮。
我的記憶中,有一段分離焦慮的日子,那時的我大概三歲,上幼稚園小班。爸爸會載我到舅舅家,等待娃娃車來接我去上學。當時的畫面很清晰,爸爸下車準備抱我出來,我在車內努力地按住門鎖,試圖鎖上車門,不願下車去上學。終於被抱出去後,我會像無尾熊一樣緊緊地抱住我爸,大人們費盡力氣,才有辦法把我從爸爸身上分開。我一直大哭,不願上學。大人們在我旁邊說著學校多好玩,昨天放學回家很開心,今天學校有什麼好玩的。大人們大概不懂,也覺得很莫名、矛盾、甚至無奈,對他們來說:我在學校很開心,怎麼現在那麼不想去上學?我持續哭著,我哭的是不想分離。
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,包括說出的話語,都是溝通,他想要被聽懂。
學校生活過得好,老師也說沒問題,早上孩子卻哭成那樣,你真的能100%放心嗎?你的直覺沒有錯,一定哪裡出了問題,他才會那樣哭、那樣說。而且只有在上學時發生:要和你分離的時刻。
孩子活在當下,當下的那個 moment,那個時間、那個地點。
孩子言行中透露的訊息:抱緊你、「我不要上學」、「我要回家」、「你不要上班」,其實都指向同一個目標:不要離開他、不要和你分開,只要他不去上學、他回家、你不要上班,就可以一直和你在一起。孩子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也很用力地企圖用大哭告訴你。孩子因為知道到了要分離的時候,所以難過傷心,所以大哭,他不喜歡分離。
如果,你試圖想要轉移他的哭點,訴說著學校好玩的事,讓他看見他喜歡的事,有時候確實有用。短期地有效,孩子真的想到學校好玩的事,而暫時忘記他正要與你分開。然而,分離焦慮還是在那裡,沒被認真處理,隔天或許又再上演一次同樣的戲碼。
有時分散孩子注意力,卻猶如火上加油一般,讓哭聲加劇,因為孩子所想的,只有當下,那個需要分離的時刻,他害怕與你分離。他眼睜睜地看著你,試圖引導他,略過他現在所害怕的焦慮情緒。他知道他的焦慮、害怕、不喜歡,沒有被你聽懂,所以更用力地傳達訊息給你,想要你了解。
提醒他曾說過學校多有趣、多喜歡學校,讓他感覺他現在不應該哭。在露出你對這件事的擔憂的同時,也會讓孩子產生矛盾:因為他剛剛告訴你,他是因不喜歡分離而哭,而他所接受到的訊息卻是:他現在大哭是錯的,因為不喜歡的事而哭是錯的。
使用說你所見聽懂他
你會希望你的孩子可以面對自己的任何情緒,而且,你也會希望你知道怎麼陪伴他度過所有的情緒。每個情緒,都有結束的時候。
你想要準時上班、你想要孩子可以開心上學、你想要他馬上停下哭聲好讓你安心地離開、你知道他不喜歡和你分開,所以你盡力地找出他喜歡學校的點,想要說服他學校多棒,應該開心地進去。然而,即使等等的學校超級好玩,對他來說,那也是之後的事。他在意的,只有當下。
當下,孩子需要先被聽懂!
Language of Listening® 教練模式的工具之一:說你所見(Say What You See®),不加評斷、不加自己的意見,幫助你了解孩子。只要說出在你眼前正在發生的事實,聚焦在孩子身上,將可以幫助你連結孩子的內心。說你所見聽起來像這樣: 「你把我抱得好緊,好難過地大哭(孩子所做的、所感覺的),你不想要上學、你想要回家、你也希望我不要去上班(孩子所說的),你好想要一直跟我在一起,不想要和我分開(孩子所想的)。」
停一下,觀察孩子的反應。當孩子感覺到被聽懂、被理解了,就不需要用力地哭鬧,來讓你理解他,甚至會點頭同意你說的。
界線依然存在:孩子要上學、你要上班,需要分開,暫時分開。
孩子所看到的是:要和你分離,不能跟你在一起,不能在一起就好像切斷了你們之間的連結。在孩子的世界裡,看不到你就像是失去連結,孩子不想要因此失去連結。幫助孩子尋找他需要的「連結」,所以提供一個可能性:可行之道,Language of Listening 教練模式的另一個工具,讓他知道他什麼時候可以跟你在一起,或怎麼可以感覺到連結,即使沒有跟你在一起。可行之道聽起來像這樣: 「或許抱很久會有用。我們可以一起抱著數到50。」、「放學後,我們可以一起去公園玩。」、「我可以在你手上留下一個親吻,陪伴你度過在學校的時間」(參考《魔法親親》),或者可以讓他自己想個辦法,確保你們之間的連結不是斷掉的。可行之道的用意在於找到在界線內,可以做到的辦法。當然,當你們倆同時認可了一個辦法,就要徹底執行,這樣不僅能建立你們之間的信任,同時也能確保他跟你的連結依然存在。你們既可以分別去上學、上班(界線),也不失連結(可行之道)。
祝大家能陪伴孩子有順利的上學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