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在乎我在乎的!

by Chia

吃飯時間到了,孩子在客廳看書,我輕聲喚他們吃飯,沒反應,再試個兩次,依然沒反應。我決定在他耳邊告訴他:「(說你所見)你正在看書,(界線)現在吃飯時間到了!(可行之道)找個段落停下來,吃飯了。」我轉身繼續忙著備餐,準備就緒後,回頭見孩子還在客廳看書,連姿勢都沒換過。心裡忍不住嘀咕:「我剛剛是在跟空氣說話嗎?」我好生氣。於是,再也忍不住了,對孩子大吼:「現在來吃飯!」孩子意識到我的怒火,馬上收拾,來到餐桌用餐。對我來說,輕聲好氣的說沒用,大吼立即見效!

其他如出一轍的日常,像是:忽略旁人說的話、尿尿時尿到馬桶外、吃飯食物掉到桌子外… … 等等。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提醒孩子,似乎都沒用,直到大吼,他們才意識到我的認真,真的很無奈。進而演變成「大吼=認真」,這是我從父母學到,然後現今又用在孩子身上的。

但,我不喜歡大吼,尤其是對自己的孩子大吼。

他們故意這樣做!

轉換時空,如果說,現在邀請孩子看影片,我只要輕聲講一遍,他們絕對會馬上行動,用最快的速度做好準備,完全不用提醒,更不需要我大吼。(這個差異也是動機方程式的一部份,改天再提。)一開始同樣是輕聲說,卻有截然不同的結果,讓我覺得他們是「故意的」,甚至是「針對我」故意製造出更多工作給我做。孩子會做卻不做,有聽到卻當做沒聽到。換而言之,既然孩子是故意的,就代表當孩子「故意」不做我要求的事,便是孩子出了問題,家長的工作就變成要導正他們、控制他們、阻止他們,才能避免問題發生。

又或者,要是他們更努力一點就好了!多注意旁人對他們說什麼、尿尿時對準馬桶、吃飯不要動來動去,這樣就不會有問題啦!看起來,因為孩子不夠努力,所以沒做到他們應該做到的,故意、叛逆、不合作、不尊重的標籤紛紛出現在孩子身上。這就是家長和孩子的對立模式:當孩子做出家長不喜歡的事,家長認定孩子是故意的,而且是有的放矢故意針對自己的。

他們不在乎你在乎的!

或許,吃飯食物落到地上、站著尿到馬桶外,這些事可以屏除掉故意,但要是他們再更努力一點,就可以避免這些事情發生。況且我也提醒過千萬遍了,感覺就是把我的話當耳邊風!我得到一個結論:孩子不在乎!

這很合理!因為孩子不在乎,所以飯後地上有食物、馬桶外有尿、很多事情要三催四請…… 等等都是我不喜歡的!也因為孩子不在乎,所以我以為我的職責就是「要他們在乎」,要是他們在乎,那些事情就不會發生,我也不會有額外的工作要做!然而,事實就是:他們不在乎,而我,非──────乎,這是我的界線。我會生氣,是因為踩到我的界線了!

不同的人在乎不同的事

孩子不在乎,他們看不到那些髒亂,就算看到了也不覺得怎樣。「孩子不在乎」就只是個事實,不是針對我或針對誰。「不在乎」沒有錯,就像一個人的喜好一樣,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喜好,每個人在乎的事也不盡相同,好比有人在乎政治、有人在乎裝扮、有人在乎成績、有人在乎金錢…… 。在乎或不在乎某件事就是個中性的事實,沒有所謂的對與錯,要他們在乎起不了作用。

你不做代表你一定不在乎!

反觀我小時候,爸媽在乎的事,就是我需要在乎的事,不管我心裡到底在不在乎。

小五還是小六的時候,我曾經顏面神經麻痺一陣子,一開始並不知情,吹小號時吹不出聲音,媽媽覺得我故意不吹、我不在乎,害她丟臉,因此被罵得狗血淋頭。從小我就被植入「你不做代表你一定不在乎!」這個潛規則,以至於現在的我會覺得:孩子不做就代表他們不在乎。

要求我在乎爸媽在乎的事,確實是個和他們感情鈕帶的連結,只是那是一個不健康的連結。如果我在乎,才能證明他們的重要性;我不在乎的話,對他們來說,代表著他們不重要。他們不在乎我在乎的,我不在乎他們在乎的,相抵觸的「在乎」,導致我們都覺得彼此有錯,而針鋒相對。

製造雙贏

我需要的是找一個雙贏的辦法。

回到開頭的故事,當時我說「現在吃飯時間到了!」,我期待他可以停下手邊的事,趕快去洗手、準備各自的餐盤和餐具,但孩子完全沒動作。再檢視一次狀況,其實他是對的,他看到的是:餐點還沒上桌、我還在廚房忙,確實看起來不像是吃飯時間到了的樣子。我的期望沒說出來,而卻希望他知道並會去執行。我們之間的期待有落差,難怪會導致我的大吼!這個情境裡面有明確的界線,是連之前沒說的期待一併說出來。再來,孩子馬上配合的話,當然就可以馬上開飯啦!當然,孩子也是會有想要繼續做手邊的事的時候,這時候可以使用 Language of Listening® 的成功訓練法(Success Training),讓他擁有決定要在哪個階段停止的自主權,最後點出他的成功決策作為他的強項。

整個對話,聽起來會像是這樣:

我:(說你所見)你正在看書。(界線)現在吃飯時間到了,放下書、洗手、準備餐盤和餐具。

孩子:我不想吃,我還要看書。

我:(說你所見)你還想要看書,現在是吃飯時間。告訴我你可以在哪裡停下來?

孩子:整本書!

我:(界線)Hmmm.......整本書對我來說行不通。(可行之道)一定有其他可以停下來的地方。

孩子:看完這個章節好了。

我:你可以看完這個章節後過來吃飯。

(孩子看完、過來吃飯)

我:(強項)你找到可以停下來的地方,配合了開飯時間!

既然孩子不在乎就是個擺在眼前的事實,要有雙贏的局面,必須從雙方著手。我的部分需要先設下明確的界線,而且 100% 全權擁有界線,這就達到雙贏的一半了。如果我自己的界線都不存在了,那就不可能有雙贏了。接著,孩子在界線範圍內找到可行之道,進而達到雙贏的結果。這時候,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派上用場啦!傳統的教養上,大人太想讓孩子贏,所以常常假裝放手,讓孩子先找到他們的可行之道,再依照孩子的辦法來設立自己的界線,導致大人設的偽界線不是自己的界線,違背初衷,最後往往導致兩敗俱傷收場。

這裡的雙贏:我全權擁有我的界線,該吃飯的時間就是要吃飯;孩子找到他可以停下來的地方,看完那個章節後自己停下來,接著配合一起吃飯的目標。

你也許會想看這些文章

請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