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就是要買這個!!!」極端情緒的背後…

by Chia

聖誕假期,我們家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公路旅行。Mr. B 在一個禮品店發現了一個木製盒子,很喜歡。「我就是要買這個!」Mr. B 斬釘截鐵地說。我心想,終於來到這一天了!我的內心是感到興奮的,因為我知道該怎麼應對,我有信心可以不帶情緒地同理他、陪伴他。只是,事情比我想像的更複雜、更深層。

『你想要買這個。』
「對啊!這樣我就能把這個紀念幣放在裡面。」
『你想要把紀念幣放在裡面。』
「可以買嗎?」
『Hmm… 今天沒有要買喔。』

當孩子覺得沒被理解,他會更用力地傳達訊息,直到被聽懂。

「可是我很想要耶!」
『看起來,你很喜歡這個盒子,可以裝紀念幣在裡面,你很希望我能買你想要的東西!』
「哼!我就是要買!你一定要買給我!」Mr. B 情緒開始激動起來。

Mr. B 試著配合,拿起旁邊另一項小一點的商品,說:「不然你買這個給我。這個比較便宜。」
『你找到一個更小、更便宜的東西,覺得這樣或許我就會買給你了。』
「那這個好了,買三個,送三個盒子,這樣我們三兄弟都有了!」
『你又想到另一個可以獲得盒子的辦法了!而且是你們三個都有,這樣聽起來很公平。』
「可以嗎?可以嗎?」

『你真的好希望能買到那個盒子。今天沒有要買東西喔!』
『Hmm…這個盒子對你來說好重要,一定有什麼我們可以做的。』
『不然,你和你想要的盒子合照一張,或許你下次再來的時候就可以買了。』
他稍微露出僵硬的微笑,拍了一張照。

看似極端的情緒反應,與當下的問題無關

但事情還沒落幕,而且剛好到了午餐時間,我們必須離開這裡。離開禮品店,意味著更不可能買到盒子。因此, Mr. B 更緊張、更生氣,更大聲地說著「我一定要買!」、「我就是要買這個!」、「我不要吃飯!」。我帶著不情願的他離開禮品店。

Mr. B 情緒還是高漲著,代表案情並不單純。有沒有買盒子,不是當下真正的問題,一定還有過去未解開的結。

眼前的問題,不是真正的問題

我們去了附近轉角的披薩店,我在店裡櫃檯點完餐,走出店外,接手陪 Mr. B 的爸爸。

在學會聽懂孩子之前,我很難忍受孩子的哭鬧,只希望哭鬧能停止下來,所以試著說道理、解決問題,到最後忍不住去責罵他:『不能買就是不能買!』、『你為什麼聽不懂?』、『為什麼那麼愛生氣?』我總是希望孩子能淡然地接受拒絕,或許對大人來說,聽起來很容易、或就是只能這樣,從孩子激烈的哭鬧,大概不難看出,對孩子來說,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。但這都是大人的想法,沒看到孩子的感受,或者,拒絕看到孩子的感受,因為大人不知如何面對、因為我們不曾學過。

而孩子的行為和情緒,都來自於他自己,而非針對你。你的工作是當一面鏡子,陪他梳理他的想法,因為卡住的點就在他的內心。

同理,發掘問題的源頭

我邀請 Mr. B 坐在椅子上,再開始慢慢找出問題的源頭。

『你在哭,你一定很難過,不能買到你想要的東西。』
「你也想要不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嗎?」
『你想知道如果是我,我的感受會怎樣。我也不喜歡不能得到我想要的東西。』
『聽起來,你真的非常想要得到那個盒子,那個盒子很重要。』
「對,這樣我就可以把紀念幣藏在裡面,不被 Mr. D 發現。」

原來,跟 Mr. D 有關。

『你不想讓 Mr. D 發現你的紀念幣。』
「我不喜歡他發現我喜歡的東西,這樣他也會喜歡上,他就會拿走。」

認清問題後,才能開始找解決方案

『你不喜歡他喜歡上你喜歡的的東西,這樣他就會拿走。你不會想要自己喜歡的東西被拿走!難怪你會想要買那個盒子,這樣就可以把紀念幣藏起來,不被 Mr. D 發現。這個盒子真的很重要。』

講到他所在意的點,Mr. B 的情緒終於稍微緩下來了。然而,Mr. B 還是不放棄。

「我可以買那個盒子嗎?」
『今天沒有要買喔!你不想讓 Mr. D 發現紀念幣,一定有什麼我們可以做的辦法。我想想喔…你和 Mr. D 住同一個房間,好像沒辦法藏在你的房間,不然,我房間櫃子的一格可以讓你藏起來。』

從原本只能靠購買那個盒子藏紀念幣,卻不能買,到現在出現另外一到曙光。Mr. B 眼睛為之一亮,情緒從難過,轉為興奮。

「我要準備一塊布、一個盒子、一個手電筒!」

他邊說,邊從他的椅子起身,依偎到我的身上。他放下武裝起來的內心,尋求與我的連結。我讓他坐在我的腳上,抱著他。後來的對話,大多都是他開心、自信地講述著如何設計那個藏東西的地方。


整個事件並非單純來自無法買他所想要的盒子,而是源自於手足競爭

我很開心我做到了!不帶情緒、客觀地同理他,幫他找到真正的問題癥結點。孩子哭鬧情緒,看起來是因不能買他想要的東西而難過。止不住的情緒,代表當下的問題不是真正的核心問題,激烈的情緒反應通常是針對過往的問題。透過同理,讓孩子敞開心胸,慢慢地去挖掘問題的根源。認清問題後,才能真正的對症下藥,孩子的情緒也自然平復了。

你也許會想看這些文章

請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