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要來認真地認識太陽系的八大行星,Mr. B 對於細節很講究,看太空百科看得超入迷,每個行星、矮行星的特色都瞭若指掌。Mr. D 則是跟著一起學,只要是 Mr. B 重複很多次的東西,他也會略知一二,學習的傳染力好強!
-
-
春天到了,天氣變化也大,適合觀察天氣,所以就安排了「天氣」這個主題。Lynda DeWitt 的《What Will the Weather Be?》雖然比較老了,但介紹天氣、氣象學家怎麼量測和觀察天氣、冷/暖鋒等等氣象名詞都有點到,而且用簡單的句子解釋,我覺得是一本認識天氣的入門書。氣象學家用溫度計測量氣溫、風向儀測風向、風速計測風速、壓力計測氣壓。我們做了一個簡易版的風向儀模型,搭配自製的天氣紀錄表來做紀錄。 風向儀的製作是參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作法和影片,然後我自己再依照我們有的材料來修改、簡化。 自製簡易風向儀材料 自製簡易風向儀做法 遇到會轉的東西,Mr. B 和 Mr. D 就很興奮,再加上知道風向儀的用途,就瘋狂對它吹氣,讓它旋轉,測風向。 我自製了天氣紀錄表,讓 Mr. B 在這五天每天練習紀錄,順便練習寫字。 接著,馬上到後院實地測風向!先用手機的指南針看清方向,再將紙杯上的方向對齊後就可以開始觀測風向了。剛好這幾天南風強勁,將風向儀放地上,風向儀立刻轉轉轉,真的轉到了南風、西南風。Mr. B …
-
-
-
-
-
-
-
-
12月10日就是2020年光明節的第一天,當天我們早上去公園時,收集了一些葉子和小樹枝,下午做簡單版的光明節燭台(menorah),每天點葉子蠟燭應個景! 光明節燭台一共可放9根蠟燭,其中,最中間、最高的那根蠟燭稱為 shamash,這根蠟燭負責點亮其他8根蠟燭,光明節第一天開始,一晚上晚點一根。光明節的第一個晚上會先點燃 shamash,然後用 shamash 去點最左邊的蠟燭,也就是第一天的蠟燭;隔天用 shamash 點燃左邊數來第二根蠟燭;依此類推;第八天,也就是光明節最後一天,燭台上全部九根蠟燭都亮了!光明節燭台通常會放在窗口展示喔!